寧波中華紙業有限公司是由印尼金光集團控股的新加坡亞洲漿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香港中策投資公司、寧波白紙板廠、中國紙張漿進出口公司共同投資組建。年生產各類紙板50萬噸,是國內最大工業紙制造企業。
公司在實施循環經濟過程中,把調整原料結構、節水及提高各種資源利用效率作為重點,著眼于資源的最佳配置和合理利用,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從而達到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一、 發展循環經濟,走資源化利用的道路
公司APP總部提出建立“透過林、漿、紙一體化,建設成為世界最大最強的綠色循環產業的愿景”,把“植樹造林及制漿造紙的綠色大循環,到廢紙回收還原再生小循環”的綠色循環理念用于實踐之中。
中華紙業產品的主要原料是木漿及廢紙,在2003年底,公司及時調整原料結構,擴建150T/D廢紙脫墨線工程,采用脫墨廢紙替代部分商品木漿,節約了木材資源,提高了廢紙綜合利用率。
造紙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而國內企業較國外同行的噸紙耗水更是高出幾倍。因此寧波中華紙業環保工作的第一環節便是節約用水,提高廢水回用率,減少廢水排放。首先,公司在主要生產線上投資1200萬元,選用處理能力達到22000M3/D的Solze的Porgomat超效氣浮器,實行纖維回收。其次,在2004年又通過技改,采用更為先進的二臺設計能力為15000T/D的雙盤過濾器處理白水,處理后的水達到生產回用的要求。再次,投資8000萬元,建立日處理量46000T/D污水處理系統,生產及生活污水經統一處理后的水質好于國家允許排放標準。在此基礎上公司對外排廢水進行有效的回收,現日回收量達到1-1.5萬噸??蓮V泛用于生產、消防、清洗、綠化等方面。如今公司每噸紙耗水少于17M3,遠低于國家造紙行業每噸60M3的標準。
在處理造紙工業廢水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泥。如簡單地采取填埋處理,則每天清運成本高達8000元左右。為此,公司引進了日本富國公司的污泥脫水螺旋壓榨設備,對污泥進行二次脫水,使污泥的含水率降至50%。由于污泥的纖維含量較高,將部分污泥賣給其它造紙企業用作低檔紙板生產原料,余留的污泥則摻入燃煤后供熱電廠的鍋爐燃燒,鍋爐產生的粉煤灰,又用于筑路、制磚、制水泥等,實現了100%再利用。經濟而又徹底地解決了污泥處置的問題,取得了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公司對處理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垃圾如廢渣、塑料片等固體廢棄物品,采用日處理能力為60BDT的焚化爐進行焚燒,產生的尾氣經袋式除塵和氫氧化鈉洗塔處理后,雖然達到了國家環保部門允許排放要求,但是還尚未利用回收焚燒時所產生的熱量,在2004年11月,公司在首輪清潔生產審核中,提出焚燒爐技改方案,針對造紙廢渣焚燒后產生的熱量進行回收,現可產生蒸汽8T/H供應給生產,達到了節能、降耗、減污、增效之目的。另外,公司還計劃實施中水回用工程,對排放水再進一步深化處理后替代生產用水,實現廢水“零排放”目標。
二、 實施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率
在清潔生產審核階段,公司共提出了26項無低費清潔生產方案,在評估階段,對150t/D脫墨漿生產線進行物料平衡測試,繼續提出7項無低費清潔生產方案和8項中高費清潔生產方案,至2004年12月清潔生產審核驗收時,已完成32項無低費方案和4項中高費方案,其中技術、工藝改造方面有6項,設備維護和更新方面4項,過程優化控制方面3項,廢棄物回收利用和循環使用方面12項,原輔材料替代方面3項,產品包裝優化方面2項,管理方面6項。共投入資金1470萬元,每年可節約電量約64.6萬KWh,節約蒸汽600噸,回收纖維約2.6萬噸,減少廢水排放85萬噸,節約木夾板消耗9.48萬付,減少包裝用塑膜消耗約100噸,減少整理回抄量3942噸,節約木漿321.43噸,節約廢紙吊裝用鋼絲繩量3000米,可以說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產生的經濟效益達7836萬元,在環境績效方面,也實現了預評估階段設置的清潔生產目標。
通過本輪清潔生產審核以及各項清潔生產方案的實施,為實施清潔生產的投入1468.84萬元,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則高達7836萬元/年。